1. Home Heraeus Group / 
  2. 新闻和故事 / 
  3.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2022
新闻稿
2022/11/05

连续五届参加进博会 今年展示环保领域关键材料和技术贺利氏助力中国迈向“双碳目标”

业务

(中国,上海)2022年11月5日,在刚刚开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,连续五届参展的德国科技巨头贺利氏(展位号:3B5-02)集中展示了环保领域的多种关键材料和技术,包括贵金属循环利用、高效光伏电池浆料、电动汽车的功率电子系统等。其中,应用于冶金行业的Chameleon光纤连续测温系统为亚洲首展。贺利氏对于进博会的高度重视,体现了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,以及对于中国经济“双循环”和高质量发展的支持。

作为进博会的“老朋友”,贺利氏今年首次入驻“能源低碳及环保技术专区”。对此,贺利氏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凌瑞德(Jan Rinnert)表示:“进博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享和探索机遇的绝佳平台。今年,我们将结合贺利氏的技术专长和中国客户日益增长的环保需求,涵盖绿色冶金、绿色出行、绿色能源以及贵金属回收等。通过这些努力,贺利氏希望与客户及产业界携手合作,帮助中国实现气候控制目标。”

为此,贺利氏今年聚焦“材料科技助力低碳与环保”这一主题,设计上凸显绿色环保理念,例如在“绿色星球”形状的展柜中,展示贺利氏相关的产品和技术。为期六天的展会中,预计现场接待数千名观众,与来自政府、客户、协会、科研机构、媒体等嘉宾深入交流低碳话题,促进环保合作,助力中国光伏、电动汽车、冶金等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
例如,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%,面临严峻减排压力。贺利氏的产品用于冶金、铸造过程中,对液态金属进行在线测量分析,以高精度的技术和高质量的服务赢得多个冶金巨头的长期信赖。 此次,从欧洲远道而来的贺利氏Chameleon™,作为一项创新技术有助于发掘冶金电弧炉最优潜能,提供连续精确测温,测量过程不中断感应电流,不破坏泡沫渣,实现电炉炼钢过程节能、降碳与高产,并提高钢铁产品的质量。

为了最大化发挥进博会效应,贺利氏以数字化手段覆盖更多受众,扩大影响力。11月6-9日,来自贺利氏的专家将携手来自同济大学、上海大学、安永等的嘉宾开展线上论坛,从多个角度解读电动汽车、新能源、冶金、循环经济等行业迈向低碳化的机会和挑战,通过产学研合作探索绿色发展路径。

近年来,在进博会“展商变投资商”办展方针的指引下,贺利氏在进博会积极展示投资成果、推介投资项目。目前,公司有近十个项目在各地进行中,涉及贵金属循环利用、半导体用高纯石英产品、电子化合物、特种光源、电动汽车专用的电力电子材料等。此外,贺利氏还大力提升本土创新能力, 培养优秀的人才队伍等。这一系列举措,彰显了贺利氏对于在中国市场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和“在中国、为中国”的理念,将为客户持续带来更多本土创新产品,加快一批高新产业的发展。

“中国是贺利氏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。”贺利氏大中华区总裁艾周平博士强调,“为此,贺利氏连续五届参加进博会,并已提前签约第六届。在这一平台上,我们与各界伙伴深化战略合作,取得多赢的丰硕成果。未来,我们继续发挥贺利氏的材料专长,为合作伙伴创造更多价值;特别是大力推广环保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,努力推动中国制造业的低碳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,实现‘青山绿水’的愿景,造福民生、改善生活质量。”

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公司,贺利氏积极推动自身的低碳化发展。在集团的主导下,从 2021 年开始所有全球业务单元需明确各自重要的 ESG(环境、社会和治理) 话题,并实施相应的行动。例如,贺利氏贵金属(HPM)提出,将于2025年实现“碳中和”,2033年完全摒弃化石能源。

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。2020年,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,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,从政府到产业界、学界等,各方都在努力驱动中国全方位绿色转型。低碳发展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,对环境、社会和经济都有增益效应。一方面,低碳发展通过污染质量,应对迫切的气候变化问题;另一方面,高质量的绿色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。到2030年,全国低碳产业的产值预计将达到23万亿元,对GDP的贡献率将超过16%。

Heraeus Press Contact
发送邮件